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Crop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Creation and Utiliz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开放 流动 联合 竞争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详细内容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实验室新闻 > 详细内容

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审小麦品种公示

发布日期:2023-03-03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规定。3月3日,重点实验室小麦新品种“绵麦907”和“绵杂麦1101”获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品种审定会议初审通过,相关信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网站公布,标志着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成果质量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将继续不断强化重大科研成果培育,着力提升科研素养,夯实科研基础;集中配置科技资源,围绕市场需求的重点任务开展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进一步发挥重大任务引领作用,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更多好成果加速涌现,以种业振兴助力建设农业强国。

“绵麦 907” 品种来源: 绵08-26/etecho,特征特性: 春性、全生育期178.1天,比对照品种川麦42熟期晚2.2 天,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绿,分蘖力较强。株高86.5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整齐度较好,穗层较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粒,籽粒软(粉)质-半角质,饱满度较饱满。亩穗数24.07万穗, 穗粒数38粒,千粒重49.34克。抗病性鉴定:高感赤霉病,慢叶锈病,中抗白粉病,高抗条锈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 780 克/升、777 克/升,蛋白质含量12.70%、13.70%,湿面筋含量 22.8%、24.6%,稳定时间2.7分钟、2.5 分钟,吸水率62.6%、58.7%,最大拉伸阻力330Rm.E.U.、313Rm.E.U.,拉伸面积57平方厘米、6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19-2020 年度参加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长江上游冬麦组大区试验,平均亩产409.4千克,比对照川麦42 增产5.64%;2020-202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82.4千克,比对照川麦42增产 4.64%;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0.1千克,比对照绵麦367增产6.0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23日-11月3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4万,注意防治蚜虫和赤霉病,成熟时及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组的贵州省、重庆市全部,四川省除阿坝、甘孜州南部部分县以外的地区,云南省泸西、新平至保山以北和迪庆、怒江州以东地区,陕西南部地区,湖北十堰、襄阳地区,甘肃陇南地区种植。

“绵杂麦 1101” 品种来源:4377s×MR1101,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74.2天,比对照品种川麦42熟期稍晚,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绿,分蘖力较强。株高90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整齐度较好,穗层较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 长芒,红粒,籽粒软(粉)质-半角质,饱满度较饱满。亩穗数22.2万穗,穗粒数42.9粒,千粒重41.4克。抗病性鉴定:高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慢条锈病,中抗赤霉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740克/升、787克/升,蛋白质含量14.00%、11.09%,湿面筋含量30.6%、 20.1%, 稳定时间2.9分钟、2.6分钟,吸水率60.7%、56.7%。

产量表现:2018-2019 年度参加西南麦区杂交小麦联合体长江上游冬麦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45.7千克,比对照川麦42增产8.80%; 2019-202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66.4千克,比对照川麦42增产 9.87%;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8.8千克,比对照川麦42增产7.7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25日-11月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15万,注意防治条锈和赤霉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组的贵州省、重庆市全部,四川省除阿坝、甘孜州南部部分县以外的地区,云南省泸西、新平至保山以北和迪庆、怒江州以东地区,陕西南部地区,湖北十堰、襄阳地区,甘肃陇南地区种植。

1101.jpg

  • 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电话:0816-282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