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强化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为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践行“种业强市”、“三品”工程部署,强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理念,以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单位的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拟在五年内(2022年~2026年)投入100万元,设立开放课题项目,面向国内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资助符合本实验室研究方向的研究工作。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需求,本年度拟资助种质创新与基因资源挖掘、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领域。
一、申请人要求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科技工作者,均可提出资助申请。
2、课题成员组中应当至少有1名本实验室固定人员,但不接受本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单独或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
3、每人每年度以申请人或参与人身份仅限申报1项。
二、资助领域
(一)作物特色种质创新与基因资源挖掘领域
探索优质水稻、宜机玉米、优质鲜食型甘薯等作物种质创新方法,创制具有低镉吸附、耐低磷、优良分枝(分蘖)等特色性状的种质,研究特色性状调控基因,开发分子标记,解析其调控原理。
(二)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领域
构建优质水稻、宜机玉米等作物亲本杂种优势种质群,通过全基因组选择、简化基因组测序等技术手段,开展重要性状定位,结合生理生化、田间鉴定等进行种质资源育种潜势的评估与利用。
三、申请办法
1、申请人根据申请指南中的资助领域,在申请截止时间(2023年3月20日)前提交《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一式3份)及电子版(包括申请书word版及盖章后的申请书pdf扫描版),电子版申请书以“2023年开放课题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作为文件名,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2、申请人提出的课题申请,由本实验室组织评审,评审结果于2023年4月30日前通知申请人。
3、申请人要遵守科学道德,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填写开放课题申请书,保证申请书的真实性。
4、申请人通过联系人邮箱(308473201 @qq.com)获取实验室固定成员名单、《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模板、《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基金申请和管理办法》等申报资料。
四、开放课题管理
1、本年度拟资助开放课题3-5项,资助金额为2-10万元/项。
2、课题开始时间统一为2023年6月,项目年限1-2年。
3、通过评审并确定立项课题后签订课题任务书。
4、课题经费采用一次性拨款的方式,经费管理需严格遵守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研经费相关管理办法和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专款专用。
5、课题研究完成后三个月内,课题负责人应向本实验室报送课题验收申请表、验收报告、研究报告、经费使用情况表以及相关支撑材料。
6、开放课题负责人应按任务书和合同的要求组织团队完成研究工作,做出具有产业应用价值的成果,鼓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且成果署名符合以下规定:
(1)完成预期研究目标,至少以本实验室为共同完成单位录用或发表SCI/EI检索论文(不包括会议EI)1篇。其中:论文的前二完成人之一,或论文通讯作者应为本实验室的合作研究人员。
(2)署名单位名称: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英文:Crop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Creation and Utiliz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项目资助栏应标注“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编号:××××)资助”〔英文:英文:Crop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Creation and Utiliz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No.×××)〕。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胡佳
联系电话: 19038140282,0816-2822113
联系地址:绵阳市经开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邮政编码:621023
电子邮箱: 308473201@qq.com(请在主题内注明“开放课题申请”)